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022-2023
一、选择题a.揣摩琐屑落慌而逃莫名其妙b.弥望签署云蒸霞蔚冠冕堂皇c.隽永震颤感人肺腑自惭行秽d.恪守荒芜和言悦色残羹冷炙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体诗是形成于唐代的一种新诗体,它继承了汉魏以来古体诗的特点,又在诗歌格律方面有所创新如,同属唐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都是近体诗b.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的代表作《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c.《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和辛弃疾的代表作,两首词・・都是咏史怀古类古诗词中的经典,词人都借怀古抒发了自己的怀抱d.闻一多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提倡写新格律诗《红烛》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诗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
二、选择类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生天性b.君子不齿齿并列c.纵一苇之所如如好像d.自京师乘风雪乘冒着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磨厉以须须等待
1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蒙二帝非常之知岂敢以衰病之余b.其党无不切齿臣若守其初心c.光初不以此怒臣未尝假以色词d.而今之言者而傲党人阴中之祸
1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构造飞语,酝酿百端捏造流言,想尽一切办法编造罪名b.而吏卒监守不果然而吏卒对我的监视没有结果c.必为巧发而阴中一定伺机发表意见而暗地中伤d.再三辞逊,实非矫饰再三辞谢推让,决不是造作掩饰
2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欲陛下知臣危言危行,独立不回,以犯众怒者,所从来远矣
21.四川眉山的三苏祠博物馆,有一块镌刻着“守其初心”四个大字的巨石,“守其初心”即出自本文你认为本文中苏轼面对皇帝的征召起用,反复乞辞,与他的“守其初心是否矛盾?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八、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羌村三首(其一)
①峥垛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杜甫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歙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注释
①757年,“安史之乱”进入第三年,辗转投奔肃宗的杜甫被授左拾遗,不久就因上书言事,触怒肃宗,被放还羌村探望家小,《羌村三首》即作于此时
2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峥峥”两句,写诗人刚进村远望所见,寻常之景中寄寓着诗人微妙的感觉和心情b.“柴门”两句,写诗人长途跋涉,终于回到家,其中有辛酸,也有如释重负的喜悦c.“妻孥”两句,是说妻子儿女对我此时才回来感到吃惊,并因为我晚归而伤心流泪d.邻人的“感叹亦戴欷”,既有对诗人能归家的羡慕之情,乂有触景而生的自伤之痛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的“鸟雀噪”,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狗吠”“鸡鸣”写法相同,都是用乡村常闻之声,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b.从全诗看,“偶然”二字可作为诗歌的核心和点睛之笔,它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同时将诗歌前后内容紧密联结在一起c.本诗所写的诗人遭逢世乱、飘荡在外的事实,恰可为《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等诗句作注d.诗人以质朴的语言、传神的笔法将亲人团聚之后悲喜交加的心理刻画得真切细腻、生动传神,情感表达深挚而又富于变化
24.本诗结尾处,作者与家人“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请结合全诗,说一说他们为什么要“更秉烛”?乂为什么会有“如梦寐的感受?
九、命题作文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不可能人人都是船长,水手也有水手的精彩;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地有宏伟大业,也有琐碎小事,无论大小,做最适合你的事吧以上诗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找到自己的天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700字参考答案
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落慌而逃”中的“慌”应写成“荒”;c.“自惭行秽”中的“行”应写成“形”;d.“和言悦色”中的“言”应写成“颜”故选bo
2.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a.“《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都是近体诗”错误《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古体诗,而不是近体诗故选ao
3.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c.“如动词,至h往句意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故选co
4.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大遗”,大的方面放弃了句意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故选bo
5.青青子衿食野之苹羁鸟恋旧林渚清沙白鸟飞回春江花朝秋月夜春花秋月何时了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衿”“苹”“羁渚”朝”o
6.1c2d3甲按着仪式做的意思乙从外限制人的【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虽然……但是”是转折连词,“不但……而且”是递进连词语境“信任自己的经验与“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之间是递进关系,排除ab;“只是……而不是”是并列连词,“不仅是……更是”是递进连词语境强调乡土社会很少流动的特点,老农感知到的只有四季的转换,排除d故选co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前文说“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
①中“她一听哭声,,与前文衔接紧密,应排在首句;
④衔接
①解释这种现象
③⑥衔接是房东老太太的做法和结果;
⑤中“也因之”作解说,衔接
②最后的排序是
①④③⑥②⑤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根据下句可知,此处是阐释“礼”字的含义,上句有“仪式”一词,应填按着仪式做的意思乙处,此处讲法律与礼的不同,前文“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强调“礼”从内限制人,那么法律就是从外限制人此处应填从外限制人的
7.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更深层次的是作者对故园的依恋,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8.示例《故都的秋》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写出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9.a
10.c
11.
①一件旧衣服后面藏着衣服与主人由陌生到熟悉,由貌合神离到彼此相合相融、有情有义的经历与故事
②父亲的旧衣服后面藏着作者与父辈间深沉、凝重而温暖的故事;藏着千百万年来家乡朴素的生活态度与方式
③先贤们的旧衣服后面藏着辽阔而深厚的智慧和诗情,这些智慧和诗情与岁月一起成为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
12.
①这个场景描写进一步印证了人对旧衣服的薄情和寡义
②这个场景描写让人从这些被抛弃的旧衣服的命运想到物质主义时代里人类自身的处境
③这个场景描写承上启下,上承如今人类的生活态度与方式,下启作者对这种生活态度与方式的反思
④这个场景烘托了“追新不忘念旧”“从根性上保持自然品格和朴素美德”的主题
13.示例我的“旧”是一双运动鞋它从最初的有点挤脚到后来变成我的脚的形状,我们一起走过了家乡的小路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别看他来自于集贸市场的地摊上,它可是韧性十足,不仅仅是走过了万里平路,更是跑跳过了坎坷的山路它跟着我来到城市的大理石路,我们都有点不熟悉这里的路,失败的时候它默默陪伴我,等我想到办法的时候,我们又一起出去寻找出路来城市多年后,我有了很多其他的鞋子,但这双运动鞋却是我走长路、爬山路一定会穿的鞋子,我们是朋友、是战友、是彼此的一部分【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a.“固执”在此处的意思是由于人长时间穿着一件衣服,衣服和人完全形魂交融,真正属于你,不仅穿起来贴身,还像老朋友一样相互取暖此处的意思没有贬义故选ao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作者不赞成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于文无据通览全文,只有“我忽然一阵心惊,这些被抛弃的衣服,何尝不是物质主义时代里人的处境的写照!‘这句话和时代的关系比较紧密,但也只是说物质主义的时代,而并非涉及至厂服装产业故选co
15.示例:寒假这段时间里,作为学生应当积极充实自己电子产品应当发挥除娱乐与消遣外的更多作用,理性使用电子产品,善用电子产品合理规划时间,使其成为我们学习与生活的助益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开阔自身的眼界,获取外界的信息当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应当学会判断与辨别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给视力带来不良影响,应当适时活动,放松眼睛【详解】本即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本题属于议论类微写作题干要求学生就寒假期间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提一两条建议,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首先要明确审题,“如何使用电子产品“,主要是学生正确处理与电子产品的关系;另外要注意“高一”“寒假”两个限制性词语具体行文时,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从“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有益的角度展开,如操作性强,解决学生与电子产品之间的实际问题;指导性强,给学生提供参考性;针对性强,针对高一新生的特点,等等也可以谈及“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或许存在的问题,如每个家庭各有特点,不可能具有普适性,需要灵活把握还可以从辩证地角度分析
16.示例走过冬天冬天,也是如诗的季节走过冬天,便有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去输梅一段香”的相互争斗;走过冬天,便有了“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的妩媚;走过冬天,便有了“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的坚忍;走过冬天,便有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婀娜,走过冬天,便有了“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浓浓乡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抒情类微写作题要求以“走过冬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题目限定了写作对象为“冬天”,如理解为自然界的“冬天”,就说明应当写冬天的景色,突出冬之美,比如写“冬之纯净,,“冬之庄严,,等如理解为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冬天,,,那就带代表人生的困境等“走过“,可以理解为“经历过”,应当有对“冬天”的感悟和思考“小诗或抒情性文字”,“小诗”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和结构摆放;抒情性文字意味着可以通过长句来抒发感情;可以选择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加抒情色彩“感情真挚”,需要做到把抒发的情感与冬天的景物、特色,冬天”的比喻义等结合起来,避免空洞抒情注意字数限制
17.c
18.a
19.b
20.是想让陛下知道我因正言直行、坚守信念不肯改变而触犯众怒的情况,由来已久了
21.示例一不矛盾苏轼之所以面对征召反复乞辞,恰是为了守住死而后己的报国之心以往的经历证明,只要在皇帝身边,他就会不断地受到党人的排挤中伤,自身将会遭受灾难而无法安心报国,所以只有请求离开京城,到地方任职,才能继续报效国家示例二矛盾苏轼的“初心”是报国之心,死而后已,那他就不应以任何理由回避皇帝的征召和报效国家的机会在皇帝身边会受到党人的排挤中伤,恰说明皇帝还需要苏轼的独立不倚、知无不言,因此,无论是“臂痛目昏余年无几”,还是“群小侧目”“远祸保身”等理由都有悖于他的“初心”【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逆,揣测句意揣测试探司马光的意图故选co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助词,的前句句意却受到两位皇帝超出一般的赏识后句句意怎敢在衰老多病的余年b.前句,代词,他的句意他的同党没有不咬牙切齿的后句,代词,自己的句意如果我坚守自己的本心c.前句,介词,因为句意司马光起初并不因此生我的气后句,介词,用句意从未用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过他们d.前句,连词,表转折,去人可是句意但是今天的谏官后句,连词,表承接句意就轻视党人暗箭伤人的灾祸故选ao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b.“监守”,监视看守,“果,名作动,实现句意然而因为有吏卒监视看守,想法没能实现故选bo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危言危行”,正言直行;“独立不回”,坚守信念不肯改变;“犯”,触犯;“所从来远矣”,由来已久了
2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示例一不矛盾结合“臣若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则群小侧目,必无安理所以反复计虑,莫若求去”可知苏轼之所以面对征召反复乞辞,恰是为了守住死而后己的报国之心”而先帝眷臣不衰,党人疑臣复用,构造飞语,酝酿百端,必欲致臣于死故臣得罪下狱”“而台谏诸人,逆探光意,遂与臣为仇……故颐之党人,无不侧目”,以往的经历证明,只要在皇帝身边,他就会不断地受到党人的排挤中伤,自身将会遭受灾难而无法安心报国,“臣不敢辞避,报国之心,死而后已惟不愿在禁近,使党人猜疑”,苏轼请求离开京城,到地方任职,这样才能继续报效国家示例二矛盾“臣不敢辞避,报国之心,死而后己”,苏轼的“初心”是报国之心,死而后己,那他就不应以任何理由回避皇帝的征召和报效国家的机会“臣若贪得患失,随世俯仰,改其常度,则陛下亦安所用?臣若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则群小侧目,必无安理”,在皇帝身边会受到党人的排挤中伤,恰说明皇帝还需要苏轼的独立不倚、知无不言“而臣终不免于患难者,以左右疾臣者众也”“故颐之党人,无不侧目”“乂缘臂痛目昏,所以累章力求补外”“又欲陛下知臣平生冒涉患难危险如此,今余年无几,不免有远祸全身之意”,无论是“臂痛目昏余年无儿”,还是“群小侧目”“远祸保身”等理由都有悖于他的“初心”参考译文先前,我在英宗治平年间,从凤翔府签书判官的职位上任罢归朝,先是被英宗皇帝赏识优待,英宗皇帝准备迅速提拔重用我,正赶上我遭遇父亲的丧事,辞官守制等到我守丧期满重新入朝,便又受到神宗皇帝召见并回答了他的提问,得到了神宗皇帝当面的嘉奖激励当时王安石刚刚掌权理政,主张改变法度,如果我稍加迎合,必然会得到进用自思本是个远离皇帝的人,却受到两位皇帝超出一般的赏识,不忍欺骗上天而违背良心我立即上书论述自己的意见,竭力论述新法的不便施行,同时指出王安石不能识别人才,不可委以重任先帝虽然没有接受我的意见,然而也赞许我的诚恳耿直,起初并未责问王安石却大怒,他的同党更是咬牙切齿,争相排挤我我因此惧祸请求出朝,连续做了三任地方官先帝对我的春恋之情并未因此衰减,王安石的同伙疑心我重新被起用,便捏造流言,想尽一切办法编造罪名,一定要置我于死地所以我获罪下狱凶悍的官吏带领吏卒,到湖州追捕我,如同追捕盗匪、敌寇一样我当即与妻子儿女诀别,给弟弟苏辙留下一封信,让他处理后事,自己预料此去必死无疑过扬子江的时候,我便想投江自尽,然而因为有吏卒监视看守,想法没能实现等到流放到黄州后,每有表疏奏上,先帝又对身边近臣称贽我,充满怜惜、激励之情,想要重新起用我可是身边的党人执意反对,认为不能,我虽然在远地,也都听到了这些情况凭借先帝对我如此特殊的知遇,我最终却仍不能免于遭受灾难,这是因为皇帝身边痛恨我的人太多了等到陛下即位,把我从贬地召回重新起用我只有独立不倚,知无不言,才可以略微报答一下陛下的恩情也因此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司马光起初并不因此生我的气,可是御史台和谏议院的各位,揣测试探司马光的意图,于是与我结仇我又素来厌恶程颐的奸诈,从未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过他们,所以程颐的同伙,也无不对我侧目而视再加上我眼花臂痛,所以连续上奏,请求出朝任地方官如今,忽然蒙圣上恩情将我召还并提拔任用,我私下估计党人一定会更加猜疑我、忌妒我,(他们)会做好准备等待攻击我我的刚毅偏狭,是人所共知的,怎敢在衰老多病的余年,再触犯他们的锋芒?虽然自知自己无罪可言,但是今天的谏官哪里会问是非曲直?我认为君主对待臣下,不过秉持公正之道而了解、赏识,可党人为报复怨恨不满,一定伺机发表意见而暗地中伤我怎敢倚仗二圣(宣仁高后与哲宗)公平、公正的赏识、任用,就较视党人暗箭伤人的灾祸之所以冒着频繁轻慢之罪,自述人仕以来职位升降起伏的原委、经过,是想让陛下知道我因正言直行、坚守信念不肯改变而触犯众怒的情况,由来已久了又想让陛下知道我平生经历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不免有远祸保身之意再三辞谢推让,决不是造作掩饰如果我贪得患失,随波逐流、迎合世俗,改变自己的一贯的处世态度,那么陛下又怎么能用我这样的人?如果我坚守自己的本心,始终不肯改变,众小人就会怨恨我,我一定没有安心的道理所以反复计议考虑,不如请求离开我不敢托辞退避,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只是不愿在皇帝身边,令党人猜测怀疑我恭敬地写下本篇奏闻,俯伏等候圣上的旨意
22.c
23.a
24.战乱中生还太偶然,夫妻不敢相信此事的真实,只好不停地在烛光下凝视对方以确定不是做梦以往相思常入梦,今日相聚翻疑梦,乱离之悲伤,重逢之惊喜与疑惧,尽在其中【解析】
2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c.”对我此时才回来感到吃惊,并因为我晚归而伤心流泪”错误,“妻孥”两句意思是“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故选co
2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a.“写法相同,都是用乡村常闻之声,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错误,句意是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好生萧条“柴门”是指贫苦人家的门;“鸟雀噪”反衬出村落的萧索冷清而陶诗为正衬,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时候学习,长大了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d.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三、情景默写
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选作其中4题)
①诗人在创作中常引用前人的诗句表达自身的情感态度《短歌行》中,曹操先是引用《诗经・郑风》中的句子“,悠悠我心”,接着又引用《诗经小雅》中的句子“呦呦鹿鸣,__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慕之情
②古代诗歌中,诗人借“鸟”这一意象营造意境、有所寄托的现象很多,如陶渊明的”—,池鱼思故渊”,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等
③即使面对美景,诗人也常心生悲情如白居易面对“—”,却“往往取酒还独倾”,李煜面对美景却感慨“—,往事知多少”
④经历了“乌台诗案”的苏轼,最终在清风、明月中寻到了慰藉,领悟到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哲理
⑤课堂上,师生要共同营造教学相长的民主氛围,老师不一定处处都超过学生,学生也未必在各个领域都不如老师,这是因为“—,—
四、选择简答
6.阅读《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小题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
①)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
②)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脸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
③)四季的转换,(
④)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o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会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甲o“礼”字本是从要从示亶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法律是j,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取材于《礼治秩序》)a.
①虽然
②但是
③不仅是
④更是b.
①虽然
②但是
③只是
④而不是c.
①不但
②而且
③只是
④而不是d.
①不但
②而且
③不仅是
④更是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⑵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
②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
③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
④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
⑤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
⑥一两天果然好了a.
②⑤⑥③①④b.
①②④⑤③⑥c.
③②⑥①⑤④d.
①④③⑥②⑤⑶请在文中甲、乙两处横线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个字
五、文学类阅读一单文本阅读下面作品,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泄,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帝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笑,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央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抱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篌,结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1934年8月,在北平
7.作者为什么要不远千里,赶上北平来饱尝故都的秋味?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8.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故都之秋的特点请任举一例并加以分析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旧衣服李汉荣⑴新衣服,也许好看,也许不好看,但都不耐看;旧衣服,即使破旧,即使不好看,那也耐看,因为那后面藏着时光和故事⑵一件衣服从新穿到旧,与你肌肤相依,由隔膜而熨帖,由一件商品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经历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需要时间的磨合⑶一件再合身的新衣服,刚穿到身上,总有些貌合神离的“隔”的感觉你穿着那件新衣服,衣是衣,你是你,衣服还只记着自己被染色裁剪、被加工制作、被讨价还价、被买卖的商品身世刚上身的衣服还保持着它的物质的固执、冷漠和生硬,它徒有款式而没有内涵,徒有品牌而没有品位,徒有花色而没有神韵它还没有从与你的朝夕相处中获得情思、经历、气质和风韵⑷一件衣服只有穿到一定时间,与人完全形魂交融,才真正属于你你在穿这件衣服,这件衣服也在通过你体现和完成着自己;你在呵护这件衣服,这件衣服也在体贴着你,感念着你一件衣服穿久了,穿旧了,就有了你的味道,你的神貌,你的喜怒哀乐的表情和样子衣者,依也衣服对人有着郑重的托付和信赖,把自己的一生都交托给这个人,也体贴着这个人的身体和心情,珍惜着相遇相依的缘分即使把衣服挂起来晾晒,衣服也固执地保持着穿衣人的身形,不会随波逐流趋炎附势轻易改变对一个人的依恋即使把衣服折叠了放在柜子里,年深月久起了皱褶,你一旦抖开它,它立即记起你,也记起它本来的样式,你穿在身上还是那么贴身,像老朋友贴着身子轻声叙旧相互取暖⑸我想起了父亲生前穿的那些衣服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衣服总是旧的,父亲也是旧的这种“旧的”感觉,构成我对故乡、对农业、对土地的印象父亲多半生务农,在田里干活时,常常把衣服放在田域上我走在放学的路上,远远地,就看见田坟上父亲的旧衣服旧衣服像蹲在田墟上的父亲,在看着田里的父亲这时候,我感到田里的父亲和田坡上带着他气息的衣服都在看着我,我隐约体会到“旧”之深沉,感受到双倍的凝重和温暖抬眼,顺着父亲的背影望过去,旧的老屋、旧的农具、旧的耕牛、旧的炊烟、旧的阡陌……那是千百万年的久和旧,是常看常新的久和旧,这一切都是那样值得感激和尊敬……⑹我又想,老子该是穿着一身素白旧衣骑青牛徐行,于水边冥想,他那落满时光尘埃的宽广衣袖,飘曳了数千年;庄子肯定不轻易扔掉他那身旧年青衫,他的身体包裹在有限的款式里,而心灵和思想则超越有限的尺寸抵达宇宙的无限屈原该是穿着那身缀满芝兰香草的络衣长衫,独立荒原,吐纳天河,向上苍发出一连串凝重的天问;陶渊明布衣素襟,种豆溪畔,采菊东篱,在朴素的劳作里领悟生命的深意;杜甫、苏东坡、马致远、曹雪芹在我的想像里,他们也都是旧衣飘飘、银发苍然,胸臆间生发出辽阔深厚的智慧和诗情,和岁月一起成为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⑺而如今,我们越来越见不到旧衣服,越来越见不到穿旧衣服的人⑻用过即扔,不停地、快速地弃旧换新,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衣服穿不了多久,洗不了几次就被扔了衣服刚刚熟悉你,刚刚和你有了感情就被遗弃了每个人的穿着都与服装产业捆绑在一起了,穿衣成为拉动产业的商务行为衣服,很快脱尽了数千年来深藏在皱褶经纬里的母性的手温和柔情,脱尽了蕴含在襟裾领袖里的幽思和寄托,成为没有情感没有经历没有意味的物质9如今的衣服不敢对穿衣服的人有情义,因为人对它是那么薄情和寡义10我常常看见,在肮脏的垃圾堆里,在恶臭的废水沟里,有许多被抛弃的并不算破旧的衣服衣服们还带着穿衣人的体味、身形和气息,却被穿衣人毫不留恋地扔了连与自己肌肤相亲的一段经历都无情地扔了,还有什么不能扔、不敢扔呢?11我也曾看见,一阵大风将随意抛弃在地上的半新不旧的衣服卷起来,挂在一根根电线杆上,衣服以人体的形象在风里左摇右晃,前拉后扯,渐被撕碎我忽然一阵心惊,这些被抛弃的衣服,何尝不是物质主义时代里人的处境的写照!12人,应该保持节制、安静、谦卑和俭约,保持一种本色的朴素和适度的清贫这样的人,无疑显得有些旧,却是从根性上保持着自然品格和朴素美德的人,才是与同样清贫和朴素的大自然般配的人,才是愿意与艰辛的大自然荣辱与共的人13许多年了,我一直渴望,在喧嚣的市声里,在汹涌的人潮里,缓缓走来一位素衣旧衫、面相高古、神情安详的智者我会走过去向他鞠躬,拜他为师,与他息年交,听他说些旧年旧事,聊些旧书旧人,叙些旧情旧梦这时光派来的智者来自更远的生命源头,他的索衣旧衫里,每一个衣兜都揣着传说,每一个纽扣都缀着情思,每一个补丁都藏着故事他使此刻的宇宙,此刻的生活,不再喧嚣而慌张,不再混乱而迷茫,不再浮华而空洞;因了他的到来,山水重归幽深,天地重归苍茫,人世重归质朴14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有几件旧衣服取材于李汉荣的同名散文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衣服也固执地保持着穿衣人的身形固执顽固而不知变通b.旧的炊烟、旧的阡陌阡陌田间小路c.深藏在皱褶经纬里的母性的手温和柔情经纬衣服上的纵线和横线d.面相高古、神情安详的智者高古高雅古朴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刚穿到身上的新衣服与人貌合神离,是因为此时它还是没有情感,没有经历的物质b.衣服与人的形魂交融是指经过时间的磨合,衣服与人像老朋友一样,彼此有情有义c.作者不赞成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因为这样生产出来的衣服缺少母性的手温和柔情d.作者借对时光派来的智者的渴望,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意蕴丰富、引人深思
11.作者认为旧衣服后面藏着怎样的“时光和故事”?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12.作者在文章第(1d段描写了一个大风将旧衣服卷起,挂在电线杆上的场景,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13.作者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有几件i口衣服“实际上,生活中人应该拥有的“旧”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文章所写的这类“旧”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旧的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六、微写作
14.班里有同学在学写文学短评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请你以《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中的任意一首为例,向他们介绍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要求・结合具体作品,方法正确,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15.寒假将至,如何不过度依赖手机等电子产品,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是很多同学需要面对的问题请你为高一同学寒假期间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提一两条建议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16.请以“走过冬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杭州召还乞郡状
①苏轼臣昔于治平中,自凤翔职官得替入朝,首被英宗皇帝知遇,欲骤用臣,会臣丁父忧去官及服阕入觐,使蒙神宗皇帝召对,面赐奖激是时王安石新得政,变易法度,臣若少加时会,进用可必自惟远人,蒙二帝非常之知,不忍欺天负心臣即上书论奏,极论新法不便,并言安石不知人,不可大用先帝虽未听从,然亦嘉臣愚直,初不谴问而安石大怒,其党无不切齿,争欲倾臣臣缘此惧祸乞出,连三任外补而先帝眷臣不衰,党人疑臣复用,构造飞语,酝酿百端,必欲致臣于死故臣得罪下狱悍吏将带吏卒,就湖州追摄,如捕寇贼臣即与妻子诀别,留书与弟辙,处置后事,自期必死过扬子江,便欲自投江中,而吏卒监守不果及窜责黄州,每有表疏,先帝复对左右称道,哀怜奖激,意欲复用而左右固争,以为不可臣虽在远,亦具闻之以先帝知臣特达如此,而臣终不免于患难者,以左右疾臣者众也及陛下即位,起臣于贬所臣惟有独立不倚,知无不言,可以少报万一因与司马光异论,光初不以此怒臣,而台谏诸人,逆探光意,遂与臣为仇臣又素疾程颐之奸,未尝假以色词,故颐之党人,无不侧目又缘臂痛目昏,所以累章力求补外今者忽蒙圣恩召还擢用,窃计党人必大猜忌,磨厉以须臣之刚褊,众所共知,岂敢以衰病之余,复犯其锋?虽自知无罪可言,而今之言者,岂问是非曲直窃谓人主之待臣子,不过公道以相知,党人之报怨嫌,必为巧发而阴中臣岂敢恃二圣公道之知,而傲党人阴中之祸所以不避烦渎,自陈入仕以来进退本末,欲陛下知臣危言危行,独立不回,以犯众怒者,所从来远矣又欲陛下知臣平生冒涉患难危险如此,今余年无几,不免有远祸全身之意再三辞逊,实非矫饰臣若贪得患失,随世俯仰,改其常度,则陛下亦安所用?臣若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则群小侧目,必无安理所以反复计虑,英若求去臣不敢辞避,报国之心,死而后已惟不愿在禁近,使党人猜疑谨录奏闻,伏候敕取材于《苏轼文集》注释
①元祐六年
(1091)二月,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接到任命后,苏轼屡次上书辞免翰林学士承旨,不许,五月十九日,苏轼再上乞郡状
1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争欲倾臣倾排挤b.自期必死期预料c.逆探光意逆违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