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最新部编人教版2023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阅读体验、”交流平台”的对话内容,揣摩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尝试在生活和习作中运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2、了解形声字的形旁与汉字字义的联系,学习用换偏旁的方式认识肝、秆、俏等12个生字
3、知道含有动物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学习用动物比喻某一类人;体会冒号的用法,试着仿写一段话;通过比较,感受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学习书写提示,书写时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5、朗读、背诵古诗《蜂》了解基本意思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重难点结合学过的课文揣摩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尝试在说话中和作文时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四、学习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有没有让你留下印象深刻的语句?
2、一起看“交流平台”中出示的三个句子,读一读,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
3、结合三个小朋友的对话,你有相同的体会吗?
4、这就是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字面上好像表达不喜欢,其实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动物深深的爱
5、在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课外阅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6、小结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恰当地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我们在说话和习作中可以尝试运用【设计说明】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梳理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表达方式,再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明贬实褒的表达效果从感性认同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这一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感悟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每组汉字,注意读准拼音
2、观察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1每一组字都是形声字,偏旁不同,读音相近,偏旁与每个字的意思相关联
(2)括号中的词语能帮助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肝(肝脏),月字旁的字很多和身体部位有关,而肝脏正是身体的一个部位;秆(麦秆),禾字旁与农作物有关,麦秆是农作物小麦的茎
3、借助这几组字的规律,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4、注意形声字的声旁相同,读音大致相同,但也有区别如“哺(bu)育一一黄浦(pu)江”【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在读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总结形声字构字规律,拓展、积累识字方法
(三)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学习用动物比喻一类人
1、有这样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你听说过吗?
2、人们用“千里马”来比喻有才干的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
3、出示教材中词语,读一读,你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哪一类人吗?
4、为什么用这个词比喻这样的人?(词语中的动物与人的特点有相似性)
5、小结“老黄牛”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百灵鸟”比喻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领头羊”比喻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变色龙”比喻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或者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应声虫”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6、这些词语可分为两类,你准备怎么分?说说理由前五个褒义词;后五个贬义词
7、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词语夸夸身边的人【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发现含有动物的词语与一类人特点的关联发现相似性思考比喻义,通过分类发现词语有褒义词,也有贬义词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加深对词语比喻义的理解第二部分体会冒号的用法
1、自由读句子,思考冒号前后的句子有什么关联再进一步思考冒号一般用在什么地方,起到什么作用
2、自由交流,达成共识冒号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3、“活泼的小狗”“细心的小亮”“热心肠的老奶奶”,观察这三个短语,圈出事物的特点(活泼、细心、热心肠)
4、尝试仿写先观察冒号前后句子的特点一一先总写特点,再具体写生动例如,活泼的小狗,可以先概括写“这只小狗可真活泼“再通过小狗的动作把怎样活泼写具体又如,细心的小亮,先总写“小亮可真细心”再列举事例来突出他的细心再如热心肠的老奶奶,先总写“老奶奶可真是个热心肠”再列举生活中帮助他人的事例
5、全班交流谁写的好?好在哪儿?【设计说明】让学生思考冒号前后的句子有什么关联,从而感知冒号的作用尝试进行仿写,在运用中进一步体会冒号的用法第三部分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1、朗读句子,关注加点词语,朗读《猫》课后习题小练习范例,说一说你的阅读感受
2、对比朗读,去掉加点词,读起来有什么不同?哪种读起来更舒服?
3、小结语气词放在句子中,使语言更自然、更亲切、更生活化
4、朗读体会,读出情感如第一句,关注“吧”“啊”“呢”,能感受到对猫的关切和怜爱【设计说明】使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感知语气词的作用在学生朗读感受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又通过再次朗读进行体悟,体会语气词表达的情感
(四)书写提示
1、阅读书写范例,你有怎样的感受?
2、阅读右边的小贴士,和你的感受一样吗?这段书写具有怎样的特点
3、学生临写
(1)注意字号大小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占格三分之二
(2)字间距一致,疏密有度
(3)两边注意留白,不要顶头注意整体美感
4、自评、互评,取长补短
5、作品展示,教师指导、反馈【设计说明】学习“书写提示”时,引导学生结合书写贴士,体悟书写范例在临写时提出详细的要求,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注意整体美感
(五)日积月累
1、介绍诗人罗隐罗隐,字昭谏,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在唐朝末年,罗隐和许多人一样也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志但罗隐虽然名声很大,却六次没有考中,于是改名为罗隐前后共考取功名十多次,最终还是徐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镂,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罗隐小时候便在乡里以才学出名,他的诗和文章都很出众,为时人所推崇,他和同族另外两个有才的被合称“三罗”罗隐的才学确实出众,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里的讽刺意味太强,人也很狂妄,这使他在讲究谦虚的中国古代社会里非常孤立,考官们对他很反感有次他投考时,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诏求雨做法,罗隐便上书进谏,说水旱灾害是和天地一样共存的,无法立即消除,他劝皇上应该用心祈祷,那么百姓的庄稼受灾再重也会感激陛下的最后说,先皇和大臣们都不能为陛下出力,何况做法的又是几个无名之辈,他认为此法不可取罗隐的话太直率,有些讽刺的意味,最后皇上也没有听他的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很高,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著有《谗书》、《太平两同书》等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断句
3、指名读诗,正音注意“为w©i”“占zhm”
4、理解大意,背诵全诗1结合插图,说说诗歌大意是什么2解疑释疑“山尖”指山峰;“尽”的意思是都3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4边想象,边背诵
5、再读古诗,想一想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这首诗仅仅是赞美蜜蜂的辛劳吗?
6、小结本诗抒发了作者对辛勤劳作之人的赞美,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设计说明】通过介绍诗人生平,加深对诗人的了解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节奏的基础上,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了解诗歌大意在体会蜜蜂辛勤劳作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诗歌积累重在背诵和积累,学生了解大意即可可在不同形式读的过程中,加深记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备课,抓好课堂教学,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教师个别指导、同学互助的活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困难生优先回答,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经常与家长交流,多方面的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3、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创造阅读条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籍,并讲给同学听,带动全班的阅读兴趣
4、随时听写检查生字和认读字;采取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的方式检查朗读和背诵
5、以讨论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6、坚持每周写一篇随笔,并教师做好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