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题细化训练物象(典例引领 方法技巧 通关训练 答案解析)【典例引领】(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喷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
1.c
2.
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
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文诗中先说笼中的画眉鸟在窗边清风中鸣叫,初听之时,声音还是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此时再听画眉鸟的鸣声,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一般因此,文诗也认为画眉鸟在“高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别的,对此有所涉及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间千啼百嚷,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进行侧面描写,重点渲染了“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眉鸣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方法技巧】诗歌意象鉴赏的分析方法意象,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作者内在抽象心意的外在寄托,理解了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诗词的寓意也就迎刃而解在高中语文所选的诸多古诗文中,对意象进行解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1.关注意象所在的季节意象,是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其中融入作者自己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作为作者精心挑选设计的外在投射,它出现的时节,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落木”“飞鸟”诸多意象围绕一个“悲秋”展开此时的作者经历了国家战乱,爱子夭折的生活折磨,已经从壮年“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中苍老,历经人世起伏,悲欢离合,进入到生命的暮年之中,此时的季节“秋”,即时应景登高时的季节,也是李唐王朝由盛入衰的时代之“秋”,更是作者生命走过白日放歌纵酒的壮年,进入潦倒落寞的暮年的岁月之“秋”,一个季节三重意蕴,故清人评其“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j而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当中,出现的季节则为春季,词中开篇即“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尾再次点题,“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季本是最美好的时节,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处处充满生机,但对于作者而言,如此美好的春天却给人以度日如年之感,扣问这样的日子何时结束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亡国被囚的耻辱,饱受宋帝的折磨,不难理解,词中的春,有对昔日风华正茂时的春的怀念,更多的是而今沦为阶下之囚的春的生无可恋景物之春与生命之秋形成鲜明对比,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娓娓道出关注意象所在的季节,帮助我们读懂诗词的内蕴
2.认识意象所蕴含的颜色列宾说“色彩,就是思想”在诗词鉴赏中,抓住意象的颜色,就可以体会浓郁的诗味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32字无一处写喜,但一黑一红,两处颜色的对比,让春雨为锦官城带来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跃然纸上,“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李清照的名篇《如梦令•昨日雨疏风骤》,同样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个娇俏少女的好奇问题,几千年来拨动人们的心弦,而词句中的色彩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作者用“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本是雨后花园的寻常之景,却因作者别出心裁,以颜色代替寻常事物,使得诗句色彩鲜明、雨后的生机扑面而来,“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语言的创新,色彩的应用使得词句“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3.留心意象的排列组合除了意象的季节和颜色,关注意象的排列顺序,对学生理解诗词意义,也具有极大的帮助在高适的《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两组反差强烈的意象场面浓缩在一句14个字之中,战士战死沙场的悲壮与将军醉生梦死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作者对统治者昏庸及批判力透纸背在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j诗人描写了舟、烟渚、日暮、客、旷野、天、树、清江、月等9个意象,但却打破其常规的时间、空间排列组合顺序,以近似倒叙的组合方式描写诗篇,荒诞之中,却蕴含着诗人漂泊在外的愁绪,在途中江清月明,停泊桥边,但作者的思绪移舟孤独落寂,独特的排列顺序,让这首诗如一帧帧蒙太奇式的画面,种种场景纷至沓来,而作者的思绪却巧妙的藏在景物的出现顺序之中从“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到“我以我血荐轩辕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五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五千年的诗词史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就是聆听古人诗词歌赋背后的声音,让诗词中的文字开口说话,让诗词中的故事打动人心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走进诗词,体会诗词中的文化,提高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通关训练】(2022•山东泰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小雪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寒梅词李九龄
①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注】
①李九龄洛阳人,唐末进土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戴诗中的“花雪”写出了雪的形态,“林峦”是雪花的归宿,表现了诗人的志趣与追求b.戴诗中诗人以“愁人”自居,窗外到来的小雪很难给愁苦的诗人带来一丝快乐与慰藉c.李诗中霜梅凌霜开放,而万卉千花尚未苏醒,将二者对比,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d.李诗中“和羹”一语双关,指梅可做成羹汤,也表明怀抱坚定、矢志不移的执着坚韧
2.这两首诗都使用“风雪”这一意象,请简要分析两诗中描写“风雪”的手法和作用各有何不同【答案】
1.b
2.
①戴诗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从诗人的感受“不厌看”“一片寒”描写风雪,抒发了对帮助诗人排解愁怨的随风飞舞的雪花的喜爱之情这一意象主要为抒情服务
②李诗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风雪,风雪对寒梅苦苦欺凌,表现出寒梅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这一意象主要为表现寒梅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的能力b.“窗外到来的小雪很难给愁苦的诗人带来一丝快乐与慰藉”错,“一片飞来一片寒”是写雪花带来的触感,并不代表作者内心的无限寒冷,由“花雪随风不厌看”可知,雪花能给诗人送来快乐与慰藉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的能力题干抓住这两首诗使用的“风雪”意象,要求简要分析两诗中描写“风雪的手法和作用实质上是鉴赏这两首诗描写的诗句,并考虑对诗歌主题的作用戴诗,“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一片飞来一片寒”是借助诗人之眼看风雪,主要采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风雪是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为抒情服务的李诗,“任他风雪苦相欺”风雪是寒梅的欺凌者,此处赋予了风雪以人的特征,使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写风雪是为了表现寒梅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