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备课参考发掘阅读背景题目解说l“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出师”是上表的事由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作者简介
2.诸葛亮o,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幼年时随叔父避乱荆州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辅佐刘备建立蜀国,被任命为丞相,后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234年,病死军中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写作背景
3.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止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贰的思想这篇上书就是《出师表》.知识链接4表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章、奏、表、议四个小类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传统文化5诸葛亮的名言赏读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赏读】想要考虑某件事的好处,必须先考虑到它的坏处;想要考虑某件事情的成功,必须先考虑它的失败这句话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谋事要做好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赏读】建立在权势和财利之上的交往,是难以恒久的$这句话提醒我们,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交友时要注重一个人的品质,而不是关注利益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赏读】高兴的时候,不应该对无缘故的事情高兴;愤怒的时候,不应该对■无关的事物发泄愤怒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爱尺璧而重爱寸阴者,时难遭而易失也【赏读】不喜欢一尺长的璧(玉)而只爱一寸的光阴(时间),是因为机遇难逢而容易失去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机遇常考字词清单词类活用词例句释义毛深入不毛名词用作动词,生长草木北北定中原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一词多义词例句释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wei给予遗深追先帝遗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恐托付不效效[xiao]:完成实现效兴复之效效[xiao]:重任.责任道道路.路途中道崩殂咨潮善道方法.道理恶以咨之拿.来认为不以臣卑鄙以是以先帝简拔因为以光先帝遗德用来临崩寄臣将要.即将临临表涕零面对行阵和睦行列.阵队行性行淑均品行.行为.品德奉命于危难介词在于三旗臣子草庐之中介词至ij古今异义词例句古义今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候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成父指商店开始营业或一天中第开张诚宜开张圣听一次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偏义复词,文中指不同所以表示原因表示结果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未尝不痛恨桓、灵也十分憎恨痛恨痛心、遗憾咬文品句嚼词原文注释译文阅读技巧点拨【先帝】指刘备【而】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il【崩殂】崩,古代指皇帝死先帝开创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一起笔便说“先帝疝惜刘备壮志未道【崩殂
(3)】,酬身已死,深诫后主继承父业不可亡殂,死亡半,却中途去世了废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语句领起,现在天下分裂为三个国家,蜀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至忠至爱之情统领全文汉民力困乏,【此】这【诚】的确、实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在【秋】指是指时〃的意思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时刻,希也望刘禅思危然而朝中宜员在首都亳不懈然侍卫内之臣不懈于内,怠,【忘身】奋不顾身忠诚有志的将上在外面奋不顾诸葛亮提到“侍卫之臣忠志之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身,士”有何用意?诸葛亮用忠臣志士为了报答先帝【盖】表示推测的原因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的殊遇”而勤勉不慌、舍身忘我【盖】【追】先帝之【殊遇】,【追】追念【殊遇】特殊厚待,地恪尽职守的事实来鼓励刘禅,希待遇望他看到蜀国具有忠臣竭力、志士【欲】报之于陛下也【欲】想要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效命这个好条件【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陛下实在是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诚宜【开张圣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见,这一段中诸葛亮规劝刘禅应怎样人的意见做?【光】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规劝刘禅要继承刘备遗志,以【光】先帝遗德,德,【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动词,发扬光大振奋有抱负人们的志气,【妄】随便【菲薄】轻视,不应该随便轻视自己,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广开言路,不宜【妄】自【菲薄】,采纳忠谏,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小看自弃,言谈失义,阻断忠谏之路这一段中两次使用“不宜”,有何用意?两次使用“不宜对执法中可能出现的标准不一和“偏私“这两种情况提出告诫,强调依法办事这一段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怎样的建议?提出了严明赏罚的建议希望刘禅公平对待臣下,不要偏听宫内之,以“良实志虑忠纯”高度评价郭、费、等人,乂特别指出他们是先帝简拔”出来的,为下文说“亲贤”张本诸葛亮向刘禅推荐这些文官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诸葛亮出师前在内政方面的安排,希望刘禅甫用这些贤臣,使自己出师北伐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解除后顾之忧诸葛亮向后主推荐的武将有什么特点?目的是什么?诸葛亮强调了所推荐武将的思想品德条件,他们都是先帝选拔和称赞的,旨在提醒刘禅要充分信任和依靠他们运用对比,以西汉兴隆和东【引喻】称引,臂喻【义】说话不恰当,【引喻2】失【义】,适宜、恰当【以】以致于【塞】堵塞以致于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以】【塞se]【忠谏】【忠谏】忠心地进行规劝路啊jian之路也【宫】皇宫中【府】朝廷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宫中】【府中】,中【俱】为一体,【俱】都都是一个整体,【宜】应该【异同】着重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不【宜】【异同】在异【作奸犯科】做奸邪的事情,如果有干坏事、犯法违法,或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犯科条法令科:指法律条文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刑】罚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们受处罚或者受赏,以【昭zhao]陛下平明之【昭】显示【理】治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理】,不宜偏私,而不应当有偏爱和私心,【内外异法】内宫和外府刑使内宫和外府刑赏之法不同使【内外异法】也赏之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i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董允等,等人,此皆【良实】,【良实】善良诚实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志虑】【忠纯】,【志虑】志向和思虑【忠纯】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忠诚纯正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简拔】选拔【以】用来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w0i]陛下【遗】给予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情,事无大小,事情无论大小,【悉】以【咨】之,【悉】都【咨】询问都拿来询问他们,然后施行,然后才去办理,必能【裨bi补】【阙】【裨补】弥补【阙】同就一定能够弥救缺点和疏漏之que【漏】,“缺”,缺点【漏】疏漏处,有所广益得到更多的成效将军向宠,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淑】善【均】平性格品行善良不偏激,【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晓畅】通晓,熟悉通晓军事,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之日能,先帝认他是个有才能的人,是以众议推宠为督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宠为都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悉以咨之,都拿来询问他,必能使【行hang阵】和睦,【行阵】军队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优劣得所】o【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其所得到合理安排汉倾颓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从正反r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两方面鲜明地阐述亲贤远佞的必要性,正反对比发人深省,谆谆告诫意味深长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希望刘禅亲贤的恳切感情诸葛亮把亲贤和汉室之隆联系在一起,意味深长,因为能亲贤才能远小人,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策略的贯彻执行,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诸葛亮自叙本志的目的是什么?为的是突出先帝的“三顾茅庐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深恩回回忆创业的艰难,表明自己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白帝城托孤之事,提挈全段,为下文遗诏张本诸葛亮这样叙述有何意图?诸葛亮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自己时时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正大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乂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此先汉所以【兴降】也;【兴隆】兴旺发达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亲近小人,疏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tud】也【倾颓】倾覆衰败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时,先帝在世时,每与臣论此事,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未尝(chang)不叹息【痛恨】【痛恨】痛心遗憾没有不对恒帝、灵帝的昏庸感于桓、灵也到痛心遗憾的待中、尚书、长史、参军,待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此】【悉】【贞良】【死【此】这【悉】都【贞良】这些都是忠贞可靠、能够以死节】之臣,忠贞可靠【死节】这里指以报国的大臣,死报国愿陛下亲之信之,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室之隆,那么这样汉朝的兴隆,可计日而待也就是数着日子等待了臣本【布衣】,【布衣】这里代指平民我本来是平民,【躬】耕于南阳,【躬】自身,亲自在南阳亲自种地,【苟(g6u)全】性命于乱【苟全】苟且保全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世,命,不求【闻】【达】于诸侯【闻】扬名【达】显贵并不能想在诸候中做官扬名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浅陋,[猥(wei)]§[枉(wwng)【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亲自降低自己身份,委屈自己,屈】,的意思【枉屈】屈身俯就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咨】臣以当世之事,【咨】询问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由是】感激,【由是】由于这样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遂(sui)【许】先帝以【驱驰】【许】许诺,答应【驱驰】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奔走效劳后【值】【倾覆】,【值】遇到【倾覆】失败后来遇到兵败,【受任】于败军之际,【受任】接受重任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奉命】于危难之间,【奉命】接受命令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那时以来从那到现在二十一年了先帝知臣谨慎,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寄】托付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受命以来,我接受命令以来,【夙】夜忧叹,【夙】早晨早晚忧虑叹息,恐付托不【效】,【效】成效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用“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也补笔,再次说明出师后国内政事安排,强调了郭攸之等人的职责,意在启发后主亲贤纳谏.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这句话言辞恳切,催人泪下,既明确了自身职责,又集中体现了诸葛亮感恩图报之心本段主要劝勉后主应怎样做?诸葛亮在这段中主要是劝勉刘禅要牢记刘备遗训,砥砺志行,治理政务,采纳雅:蕾是套语,但其声呜咽,其情沛然,勤勤恳恳之态全现,耿耿忠心尽袒故五月渡泸lu,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o【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深入到不长草木的地方烟稀少的地方今南方己【定】,【定】平定现在南方的叛乱己经平定,【兵甲】已足,【兵甲】武器装备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当【奖率】三军,【奖率】勉励和率领应该勉励和率领三军,【庶shu]【竭jie]【庶】表示期望【竭】用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鸳nu钝dun]尽【鸳钝】比喻才能自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鸳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攘点ng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兴复汉室,恢复汉朝,还于【旧都】【旧都】指东汉的都城洛阳迁回旧都洛阳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所以】用来……的【职分】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之【职分】也职责,本分职责本分至于【斟酌】【损益】,【斟酌】斟情酌理【损益】损至于考虑处理事务斟情酌理,除去益兴办、增加掌握分寸,【进】尽忠言,【进】进献亳无保留的进献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愿】希望【效】任务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之【效】,的任务交付给我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效】成效如果没有效果,就请治我的罪,先帝之灵用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兴德】发扬圣德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以【彰】其【咎jiu];【彰】表明,显扬【咎】过表明他们的过失;失陛下亦宜自谋,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以【喀zi】[i^zdu]【善【洒】征询【眼】询问征询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认识、道】,【察纳】【雅言】【善道】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察纳】识别采纳【雅言】正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就受激恩、感激不尽了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临】面对,【涕零】流泪如今就要离开陛下了,面对■不知所言着奏章,眼泪滴落,也不知说了些什么盘点阅读收获主题归纳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之前对后主刘禅在朝廷内政上所提出的建议,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国家兴隆的历史经验,表明“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体现了他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思想品格写作特色
1.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全文言辞恳切,“报先帝而忠陛下之情贯串全篇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去雕琢,除粉饰,重真情,写实感,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2.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由于本文是奏章,是诸葛亮出师前向恩主先帝的儿子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达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谏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说服力强;寓情于叙,委婉动人,感情真挚难点探究
1.文后开篇指出当时形势的危急和有利条件有何作用?文章并不先说出师的事,也不急于提出建议,而是先从分析天下大势入笔,指出“天下三分而蜀汉最为弱小,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就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2.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诸葛亮的良苦用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二十一年如一bl辛苦奔走,是感念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入情入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3.如何看待文中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请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一:“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诸葛亮在这方面是有口皆碑的楷模我认为文中的“忠〃可以理解为诸葛凫知恩图报、忠心为国,还可以看作是他作为蜀相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的忠国忠君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一面旗帜观点二”: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是知遇之恩后的一个沉重的枷锁他只忠于刘氏父子,却不审时度势,忠于自己的才能如果他真的爱国爱民,又何必辅佐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呢?考点解读分析人物形象,从四个角度入手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出师表》虽然以议论为主,但诸葛亮自陈心迹,仍表现了他感恩图报、鞠躬尽瘁的形象考点解读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是文学作品包括文言文阅读最重要的考点之一常见的题型有
1.全面分析型:结合全文概括某某的性格特征从全文看,某某是怎样的一个人?
2.部分分析型:某某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请从一个方面举例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自由选择型:读完全文,你最敬佩哪个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结合写作手法分析型湎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技法点拨分析人物形象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品析正面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必须结合人物描写进行,尤其要善于捕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中的关键词句2,从分析侧面描写入手文学作品常通过描述旁观者的述评、态度和反应来衬托主人公的形象,也常用自然环境描写来以景衬情、暗示人物命运3结合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来分析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的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4结合具体事例来分析写人离不开记事,人物形象因事迹而丰满,要透过具体事例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