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内容:
参考资料•静电特点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能使人毛发直竖,却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处在绝缘状态的人体有时能与其他物体发生放电,使人遭受电击(甚至引起爆炸或火灾);产生静电的工艺过程停止之后仍然可能发生静电灾害等等.这些从流电角度看不合常规的现象是静电特性及与静电相关的物料特性决定的.静电电压和能量人在地毯上行走或从椅子上起立时,人体静电电压可高达万多伏;脱下衣服1的静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均可高达数万伏;而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的静电可高达多万伏.产生这样高压的静电,花费的能量却极为有限.10微小的能量为什么能产生这样高的电压呢?原来,两导体之间的电容、电压与其上电量之间保持的关系.以平板电容器为例,电容大小为如果介u=q/c c=e s/d.电常数£、极板面积保持不变,则电容与极间距离成反比.两物体紧密接触s cd时,其间距离为义厘米,其接触电位差很小;当两物体迅速离开至厘米2518时,由于距离增大为原来的万倍,电容则减小为原来的万分之一.如果分离4040前后物体上的电量保持不变,电压将升高为原来的万倍.即使接触电位差只有40伏,分离至厘米时的电压也可达千伏.因此,数万伏静电电压是不足为奇的.4正因为静电电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容,以致同一带电体的电压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传动皮带的静电产生于它与皮带轮的接触分离处,但在刚离开皮带轮时,电压并不高;而运转到两皮带轮中间时,由于距离拉大,电容大大减小,电压则大大升高.静电安全装置设计和安装、静电测量等工作中,都不可忘却电容对静电的影响.静电的高压特征主要来自电容,而不是来自电量.测量表明,在局部范围内,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量一般都是微库仑级的.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能量一般不超过数毫焦耳,少数能达到数十毫焦耳.静电电击是冲击性电击.大约毫焦耳的静电即使人有针刺和刺痛的感觉,〜1毫焦耳的静电则使人有麻木的感觉和给人强烈的打击.电击使人致命的最小5〜6能量可以认为是焦耳.雷电和电容器残留电荷虽然也属于静电,但因其电压极27高或电容很大,放电能量足以使人致命.微小的静电放电能量能引燃很多爆炸性混合物.大部分烽类燃料蒸气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只有毫焦耳左右.有些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更小,如氢和乙焕的只有毫焦耳.粉体最小引燃能量有毫焦耳以下的,有数毫焦耳的,也有数十毫焦耳1的.例如,层状镁粉的只有毫焦耳,层状铝粉、硫粉只有毫焦耳,云状酚醛树脂粉的为毫焦耳.人体静电往往可以引燃某些爆炸性混合物.10静电泄漏易于产生和积累静电的材料多是高分子材料.这些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例如,天然橡胶的体积电阻率为欧姆米、无氨酚醛塑料的为1013〜114111〜1013欧姆米、聚苯乙烯的为欧姆米、甲基硅油的大于欧姆米等.由1014〜117112于电阻率大都很高,泄漏往往很慢.例如,某材料e=40x1012f/m.p=1014欧姆米,则时间常数t=p=4000s,带电体的带电量下降为原来的一半时需要46分多钟.£由此可见,产生静电的工艺过程停止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其上仍然有可能带有危险的静电,仍然可能造成严重事故.由于绝缘体上静电泄漏很慢,同一绝缘体的不同部位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同的电势.因此,对于一个绝缘体,可以出现从这边接近没有危险,而从那边接近即发生放电的“怪”现象.如绝缘体受潮,其表面电阻降低,静电将变得容易泄漏.事实证明,电阻率欧姆米以下的固体、电阻率欧姆米以下的液体由于泄17漏均不容易积累静电;而电阻率19欧姆米以上的固体、电阻率110〜1012欧姆米的液体均容易积累危险静电;但电阻率1013欧姆米以上的液体由于分子极性很弱而不容易产生静电.基于上述情况,静电导体一般系指电阻率欧姆米以下的物体;静电绝缘体一般系指电阻率1010欧姆米以上的物体;而电阻率106〜io1o欧姆米之间的物体虽然在流电范围属于绝缘体,在静电范围却只能是可以泄漏静电的亚导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