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中国石拱桥参考资料桥梁专家茅以升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一一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30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参谋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奉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他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关于?中国石拱桥?的创作〔茅以升〕中国石拱桥?一文,是1962年我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散文,后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至今仍在沿用近几年来,有不少中学教师来信或来访,向我反映课堂讲授中的一些情况教育家叶苍岑教授也曾为本课备课的问题和我四次通信征询意见我所作的一些解答,有一局部转载于有关语文教学的刊物中现行语文课本,采集了各个方面的文章,知识面无比广阔从我接触到的中青年教师中,深深感到他们对讲授中的每一篇范文,是那样字斟句酌地认真研究,一丝不苟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最近,郑州?教学通讯编辑部的同志打算出一本作家谈中学语文课文?,要我谈谈创作经过作家这个称号,我不敢当,但由于上述情况,借此时机,回忆一下撰写此文时的构思活动,如果对广阔语文教师所要求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自是有益之举首先,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根本型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兴旺而长足开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局部,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座古桥,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不仅是作为古迹而被保存,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变,可以称作奇迹当然,还应归功于历代的辛勤修缮,这类修缮活动又往往是出自民间的爱桥护桥,这一社会风气,在我国桥梁史上,有不少故事,是值得传颂的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这种史的观念和数量上的概念,以及有实物可观的直觉印象,都是为理解中国石拱桥所须涉及的知识面如果抽掉这些生动史实,那么不仅内涵空虚,一两座孤立的躯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其次,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开展史上,出现较晚,但它一经出现,便得到迅猛开展,即使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开展本文所介绍的两座桥,赵州桥已历时一千四百年,卢沟桥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经历了近七百年,它们都称得上雄伟巩固,迄今仍保持着初创风貌,可以通行重车,在中外石桥中是罕见的赵州桥敞肩式的创造,早于西方七个世纪,它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坏,说明设计与施工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再如赵州桥的浅根底、短桥台,不少现代工程师表示惊叹,因为经过屡次地震洪水而屹立无恙,这决不是偶然的唐张嘉贞的?石桥铭序?中所云“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一评价,几乎和20世纪工程界学者异口同声,技术高超,于此可见本文在大量史实中,用“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来概括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成就,这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物所一致追求的目标,在6世纪初,我国的能工巧匠发挥智力,大胆创新所取得的光芒成就,是值得自豪的再次,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表达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不管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自从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取的传统,对于现代石拱桥装饰也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开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选自?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卢沟晓月〃的来源单以“晓月〃形容卢沟桥之美,据传说是另有原因每当旧历的月尽头〔晦日〕天快晓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清楚,如有人到此桥上,他偏先得清光这俗传的道理是否可靠,不能不令人疑惑,其实,卢沟桥也不过高起一些,难道同一时间在西山山顶,或北平城内的白塔〔北海山上〕上,看那晦晓的月亮会比卢沟桥上不如?不过,话还是不这么拘板说为妙,用“晓月〃陪衬卢沟桥确实是一位善于想像的艺术家的妙语,本来不预备后人去作科学的测验你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发朝气清蒙,衬托出那勾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假设隐假设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这样光,这样色彩,这样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凄冷的秋晓,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假设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生发出多少反射的美感你说,偏以“晓月〃陪衬这“碧草卢沟
①〃不是最相称的“妙境〃吗?〔节选自王统照?卢沟晓月?,载于?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我们从资料中看到,建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的卢沟桥,因它横跨于卢沟河上而得名卢沟河的上游叫桑干河,发源于山西马邑县〔今朔县)的雷山这条河因为流经这里的卢师山,也因为水质混浊,水色发黑,所以也曾叫过黑沟河、卢沟河直到清代康熙年间,他为了给这条河起个吉利的名字,能够镇住卢沟河的经常泛滥,才改名为永定河建于金代的卢沟桥,是一座长
266.5米,宽
7.5米、h孔的联拱石桥它对北京来说,称得起是一座最老、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大石桥金章宗很推崇这座卢沟桥,就给它封了个“卢沟晓月〃的雅号,并把它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有的资料这样注解说“每当五更鸡唱,斜月西沉,卢沟桥的月色格外妩媚,因以得名卢沟晓月〃〔节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晓月?,载于1982年2月14日?北京晚报?)贯辞达,简朴淡雅一一读?中国石拱桥?〔章瑕〕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于简朴的说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和新社会制度的歌颂,十分感人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辞达,不失为说明文里的一篇佳作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开展以文章主体即介绍两桥的局部而论,总是以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代和功用,直说到桥的每一具体特点及其作用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说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的深刻明白的认识简朴固非易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石拱桥?一文于简朴说明之中融入描绘,于条理之中富于变通例如,文章开头一段介绍石拱桥的外形,先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一句,极简洁而形象地点明石拱桥的外形特色;然后,紧承“就像虹〃三字,从古代神话和我国诗人作品中,进一步说明“雨后彩虹〃和拱桥之间的联系,并把拱桥比作“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风景图,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完全不同于一般干巴巴的说明文字,清楚是一段优美的写景散文了“稳〃而多“变〃,文字方显得洒脱这从本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层次布局中可见一斑介绍赵州桥,着重说明它“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时间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点说明,介绍其设计完全符合科学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术而介绍卢沟桥,除了一般说明它的修建年代、巩固等情况外,那么更侧重在介绍艺术上的价值和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的纪念意义这样,于“大同〃之中显现“小异〃,于平稳之中又见起伏,防止了雷同、呆滞的弊病条理清晰,富于变通,说明描写,相互交融,使人感到简朴之中含蕴着淡雅的韵趣这是?中国石拱桥一文的一大特色中国石拱桥在语言运用上的简朴,突出表现在洗练、明快上作者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举数字,或作比喻,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全文语句十分简短、明快,读来自然上口,毫无佶屈鳌牙之感,真如古人所说“信笔写出,无一字一句吃力,却无一字一句率易〃可谓简朴之至然而,简朴绝非浅薄鄙俗之谓细细品读全文,处处可见作者笔力功夫之深请看为了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作者很自然地引出了我国南北朝时的?水经注?上的记载以作证明,令人信服为了介绍赵州桥“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作者似乎是信手拈来,举唐朝张葛的话,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一下子勾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把人带入一种优美的境界介绍卢沟桥上的石雕狮子,作者饶有兴味地写道:“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好似把一头头狮子陈列于读者眼前,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介绍知识的说明文,能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确实不是易事我们说?中国石拱桥?简朴而不失于浅薄,更多是指它言简而意赅请看全文最后一段这一段寥寥二百多字,既要收束全文,又要介绍解放以来我国桥梁事业的开展成就,容量很大,文字却很经济首句“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既与文章开头照应,又一笔收拢了全文的主体局部然后从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各种桥梁转到“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紧扣住全文题目接着,以云南长虹大桥、双曲拱桥和最大孔的拱桥三例说明,最后归结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而有说服力作者这种寄严谨工巧于简朴自然之中的功夫,在遣词炼字方面也很突出如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著名〃;介绍其历史,用“最古〃;说明其外形,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施工技术,用“巧妙绝伦〃,无一字不自然贴切宋代朱熹曾说过“作文字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惟有理解,始能靠实大散文家王安石也曾说过“理解者,文不期工而自工〃?中国石拱桥?一文,之所以能如此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绰约多姿,“理解〃“靠实〃确实是很重要的因素最后还要着重说一点古人论文,讲“气〃、讲”理〃、讲“情〃、讲“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清人刘大施论文偶记?中说“文贵简凡文笔老那么简,意真那么简,辞切那么简,理当那么简,味淡那么简,气蕴那么简,品贵那么简,神远而含藏不尽那么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这几句话,说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能力等与文字简朴之间的关系作者茅以升同志,是新中国的老一代桥梁专家,身经两种迥然/pgn0095b.txt/pgn不同的社会,毕生从事于我国桥梁事业和教育工作解放前,他主持设计建造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一一钱塘江大桥,我国群众至今引以为豪;解放后,参加设计和建造了不少更大更新的桥梁,为我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奉献他从毕生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为此而骄傲、自豪,又加之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丰富而渊博的桥梁学方面的知识,这就使得这篇说明文写得情真意切,理贯辞达,立意简明而情蕴其中我想,这才是中国石拱桥?写得如此出色的根本原因。

